采一瓣花,得到了柔軟的花蕊,指尖的芳香卻悄然流去;捧一股水,得到了甜絲絲的清涼,卻短暫不可留。生活亦是如此,有得亦有失。是得還是失,取決于我們的態(tài)度。得與失,其實是一個苦中作樂的過程。
魯迅曾說過“苦中作樂才是士的本質(zhì)”。人生萬物無一不在變化,或許今天我會因生活的不順意而糟心,但明天又可能會因見到了明朗的春日而歡喜。得與失幾乎天天都在上演,我覺得得與失是一個極其寶貴的過程,在這個過程中,得到的遠比我失去的更有深意也更有收獲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我花錢買了一本經(jīng)典名著,我的錢失去了,但我得到的僅是一本書嗎? 并不是,在我閱讀完之后,得到的是一種精神與靈魂的洗禮,我會明白什么是家國情懷,會明白什么是泥濘中摸爬滾打的精神。總而言之,失去的可能是些實質(zhì)性的物品,可得到的卻是內(nèi)心上的感受。
怎么才能平衡得與失? 我想完全取決于自己,取決于自己的心態(tài)好壞。平衡自己的心態(tài)才能真正領略到苦中作樂。例如,“塞翁失馬”故事中塞翁幾次失去,卻總是以樂觀的心態(tài)看待每一次“失”,而生活同樣也給予了他回報。我覺得這個故事難能可貴的是看淡失去的,平靜地接受任何一個不棄。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,亦是如此,失去的未必回不來。我想,失去后將其奪回來何嘗不是一種動力,能做到如此,相信努力的過程遠比結(jié)果更有價值。
平衡看待得與失,不應當去算清楚失去的多還是得到的多,應更加期待這是一場充滿冒險的旅行:最后的寶藏是什么,陣守寶藏的大Boss又是什么?如此一來,才永遠不會忘記這番經(jīng)歷如何讓人心馳神往,又符合自己的預感和期望,且美好無比。
做自己心態(tài)的掌控者,方能平衡得與失,享受苦中作樂的過程,才會發(fā)現(xiàn)茍且生活背后的詩意世界,才能在眾多挫折中踏破荊棘,乘風破浪。
( 新邵一中628班張顏 指導老師 孫花云 )